中国真空学会

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科普专题

中科科仪参与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研制历程

发布时间:2021年4月25日 来源:KYKY中科科仪

          五十一年前的今天,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成功发射,拉开了中国探索太空的帷幕。
        时光流转,岁月更迭。当年为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本体加工、总装的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(现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)已经走过了整整六十三个年头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跟随中科科仪的脚步,走进这段历史。


不负众望,“东方红一号”光耀寰宇
        20世纪50年代,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,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,党中央高瞻远瞩、审时度势、统筹部署、统一领导,果断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卫星的战略决策,全国上下一盘棋,迅速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。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从构想变成现实,创造了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奇迹,逐步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航天精神财富。

        1958年5月17日,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:“苏联人造卫星上天,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,我们也要搞一点”。他还指出,要搞就搞大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时年,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在北京正式成立,自建立之初就致力于中国科学仪器事业的发展。基于中科院宝贵的科研设备和人才投入,科仪“可以生产电子显微镜、电子探针仪,许多相当先进的科学仪器都能够自己生产出来,武装各研究所,供应国内其他一些单位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中央专门委员会决定,卫星研制任务由中国科学院承担。科学院把卫星研制列为1958年第一项重大任务,作为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研制工作的重要组织者,原中科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、国务委员张劲夫先生回忆道,“研究工作中需要搞许多非标准设备。比如,地面模拟真空实验设备,要有关部门帮助做出来,我们在地面上才能试验,而且在真空条件下试验。我们科学院在北京建立了科学仪器厂,作为人造卫星的总装厂,而当时我们科学院的外汇有限,我们花外汇购买的好设备都放在科仪厂。他们能做好多东西。”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,人造卫星研制的地面设施一个接一个建立起来,重大难题一个接一个被攻克解决,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不断有进展和突破。

        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,随着一声“点火”的号令,“长征1号”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将“东方红1号”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。晚上10点,国防科委指挥报告:卫星、火箭分离正常,卫星入轨了!这标志着“东方红一号”卫星本体的加工、总装任务顺利完成。

 

身处盛世—肩负起时代重任
        1969年,在国防科研体制和机构调整中,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进行了军民划线工作,科学院卫星研制工作和机构划归给了新成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。中国科学院科学仪器厂在中科院的领导下,逐步走上了电子光学、离子光学、真空物理技术工程领域发展新征程:

        1965年,研制成功DX-2透射式电子显微镜;1971年,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商用氦质谱检漏仪;1975年,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DX-3扫描电子显微镜;1977年,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涡轮分子泵;1978年,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扫描式离子探针。

        2013年,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磁悬浮分子泵,并通过科技部验收,打破国外垄断、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。此后,中科科仪不断加大对磁悬浮分子泵的研发投入,在半导体核心工艺与材料制备等应用中开展探索,实现规模产业化,助力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2014年,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,并成功实现产业化,将场发射扫描电镜推向市场。最新的KYKY-EM8100系列场发射扫描电镜,分辨率优于1nm,国内领先,接近世界先进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代代科仪人始终求真务实、埋头苦干,不畏难、不气馁,以攻坚克难、敢为人先的气魄,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,助力我国科学仪器和航空航天事业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国家的强盛,离不开领导者的高瞻远瞩;一个民族的崛起,离不开科学家的默默奉献。时光回眸,中科科仪作为“东方红一号”成功发射参与者和见证人,在艰难时刻勇担历史使命,助力科技强国。在缅怀和致敬英雄的当下,作为国家队、国家人,心系国家事、肩扛国家责,面对发展新形势,中科科仪将继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,以一流电子光学和真空技术,打造尖端科学仪器设备及高端装备制造国家队,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助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,不辱使命,砥砺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(本文参考张劲夫先生1999年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《请历史记住他们——关于中国科学院与“两弹一星”的回忆》。为让读者更加了解这段历史,2021年中国科学院再次转发这篇文章。)